浆纱蜡(乳化蜡) 在纺织厂,后上蜡是常采用的浆纱工艺,尤其在织造高档织物时,上浆率一般比较高,浆膜较硬且发脆,采用后上蜡工艺可以增加浆膜的柔软性和耐磨性,还可以防止由于浆液中柔软剂的加入而破坏浆液结构。后上蜡的目的主要是增加浆纱的平滑性及抗静电性,使浆好的纱手感滑爽,减少摩擦系数和落物,有利于开口清晰,降低断头,提高织机效率,这对于合成纤维、高支高密纯棉织物及使用无梭织机尤为重要。上蜡量适当增加,可降低浆纱对机件的摩擦系数,一般以%~%为宜。若太高反而会使浆纱易积聚飞花,影响断头自停作用而造成织疵。上蜡后,能减少静电荷在纱线上的积聚,有利于开口清晰。但必须注意,在浆纱过程中,勿将生蜡直接加入蜡槽中,以防未融化的蜡块随上蜡辊沾污经纱,造成过量上蜡,影响织物后加工着色。 绞纱上蜡(蜡圈,蜡环,蜡块) 纱条在加捻过程中,部分纤维的端部伸出纱身的外面,形成毛羽,纱线在以后的加工过程中导纱通道的各摩擦点也会产生大量毛羽,为减少纱线与导纱通道摩擦点的摩擦系数,减少毛羽产生,保持纱线弹性,可采用绞纱上蜡工艺。绞纱上蜡是在色纱绷纱时用固体蜡在纱身上打抹,使部分蜡附着在纱身上,可以减少纱线之间摩擦,利于纱线退绕,同时,在色纱从纱框退绕经过张力装置之前,加一上蜡装置还可减少纱身与导纱通路摩擦系数。 梭底打蜡(液体蜡、纱线平滑济) 梭底打蜡可以减少毛边、脱纬的形成。在筘座的J32槽处装一摩擦毡垫,用油壶加上适当的液体蜡,使梭子每次飞行都能自动打蜡,保持梭子底部光滑,减小梭子对纱线的摩擦系数,从而降低换梭后纱尾带入梭口而造成毛边、脱纬的机会。 纬纱上蜡(蜡条) 纬纱上蜡可以降低纱线间以及纱线与导纱通道之间的摩擦阻力,减小瞬时张力而达到降低纬纱断头的目的。纬纱上蜡可以采用络筒时上蜡与织造上蜡(在筒子退绕入导纱器之前,加装上蜡瓶) 相结合的方法。 轻浆织轴在生产中经常遇到,采用织轴上蜡技术可以改善轻浆织轴的可织性。将蜡条放置在经纱从织轴退绕处,在织造过程中蜡条对经纱2 面上蜡,减少纱线间毛羽的粘连,从而提高其可织性。用固体蜡在筒子端面打磨,可以改善筒子的退绕情况,减少整经断头。